这些生活习惯发生改变,需谨防老人患忧郁症
发布时间: 2022-11-12

快节奏的方式,甚至众多的到了退休的年龄,选择了退而不休,这让他(她)们的生活总是充满压力,不论工作、家庭、社交等等,双肩重担很可能让人喘不过去,有些人可能无法承担出现异常行为,失眠、食欲改变、脾气暴躁都相当容易出现,短时间内可以改善,可能不会有大碍,但是行为改变时间拉长连续数周,就要小心是否罹患老年忧郁症,必须藉由专业医师治疗,才能避免症状扩大。

经济收入不佳风险高

许多人对生活焦虑,就是经济来源不稳定,或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对于生活忧虑,忧郁症患者也会越来越多。

小编发现曾经有重大创伤的老年人,也特别容易有忧郁症,必须长期追踪,经由抒解心理压力,并免发展成忧郁症。

忧郁有症状能观察

观察家里的老年人是否有忧郁症,可以先观察饮食习惯是否改变,尤其食量突然大量减少或增加,或长期睡眠时间减少导致精神不佳,无法专心于是常生活,对于原本嗜好感到兴趣缺缺,老是胡思乱想,没有办法放松身体与心理,较为严重则是有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盗汗、头痛等生理现象,都必须要立即就医。

药物能改善

忧郁症可以透过多种方法痊愈,首先要知道自己正在疾病中,过度不良情绪是因病而起,了解自己恐惧控制情绪,保持规律运动习惯,让大脑可以释放放松身体的多巴胺,不要排斥精神科治疗,抗忧郁药能够缓解负面情绪,让情绪更容易受到掌控,当心情逐渐和缓,一定要走向人群藉由人与人互动改善心情。

专家意见

医师表示,当心理压力无法负荷,下视丘、脑下垂体、与肾上腺分泌荷尔蒙会失调,引起血液皮质醇浓度增加,让压力难以排解,出现长时间负面情绪,失眠或嗜睡、兴趣减少、或胃口降低,一旦周遭亲友出现类似症状,可以藉药物调整内分泌,纾解忧郁情绪恢复正常生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