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勿用止泻剂
发布时间: 2022-11-12
  一旦吃到不干净的食物,一直拉肚子,最好不要贸然使用止泻剂,以免适得其反。医师提醒,食物中毒若引起腹泻症状,代表身体透过这种方式将体内毒素排出,使用止泻剂,毒素无法顺利排出,就容易延长病程,反而恢复得比较慢。
  医师分析,食物中毒最常引起上吐下泻症状,少数患者甚至腹泻严重到出现血便。像沙门氏杆菌、肠炎弧菌等都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症状。
  除了上吐下泻,有些患者还会产生发烧等症状,腐败食物中的毒素会改变肠道渗透压,因此就会一直拉,而长期间腹泻可能导致身体电解质失去平衡,也可能引起急性毒血症、肾衰竭、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一般引起食物中毒食物,以没有煮熟、不新鲜带壳海鲜居多,像生蚝、生鱼片等如果保存环境不佳,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当食物中毒引起上吐下泻症状,就要注意脱水威胁。其中以、小孩最经不起脱水伤害,脱水严重时也可能引起休克。因此治疗上就要更注意预防脱水。
  出现食物中毒症状时,之前二十四到三十六小时内所吃食物都可能是致病源。
  多数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在两、三天内症状就会逐渐缓解,若上吐下泻时间延长,就要接受进一步抽血等检查,以了解白血球是否超出正常值,此时就要怀疑可能是肠病毒等病毒导致肠胃炎时间拖长。
  若要预防食物中毒,食物最好煮熟再食用,当煮熟后,也要尽快食用完毕,以免细菌沾黏其中,增加食物中毒风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