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易增加白内障风险
发布时间: 2022-11-12
  白内障是眼睛老化的疾病,一般发生于50岁之后,但高度近视的患者,也可能提早在四十岁左右发生。随着3c产品的快速发展,白内障的发生年龄也逐年下降。
  眼科医师表示,老化是造成白内障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水晶体会慢慢发生硬化、混浊的情形。眼睛持续暴露在紫外线中,或受到代谢过程的伤害,使自然晶体内的蛋白质开始凝集,导致自然晶体混浊或变色,进而导致进入眼睛的光线散射而不完全聚焦在视网膜上,产生朦胧模糊或晦暗不清的视觉。
  白内障患者因疾病进程造成不同程度之影响,医师也提醒民众,若超过五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视力逐渐退化,应尽速前往眼科检查,提早确诊并注意日常生活之保养,若生活明显受到影响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年纪越小近视,越容易高度近视(度数>600度),平均每年近视度数会增加75~100度,近视度数像爬楼梯般逐年增加,而高度近视易产生早年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及黄斑病变,甚至有10%会导致失明。国健署呼吁家长,要重视孩子的视力保健,并且延后儿童近视发生的年龄及延缓近视度数加深的速度,以避免日后发生高度近视。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