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理能力的提高
发布时间: 2022-11-12
  近日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不止一个在县上工作的朋友告诉我,眼下县官们有的学会了骑自行车,有的自己能打伞了,有的自己开车门了,有的能拎包了,有的会端水杯了,有的还能写讲话稿了。以往的“残疾”症状明显消失。更可喜的是,有的还拉老婆的手了。朋友调侃说:“群众对领导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自理我们就满意了。”
  县官们“自理能力”的提高可喜可贺,它从一个方面印证着党中央铁腕反腐、激浊扬清带来的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说起来,一些官员不知从何时起,变得“四体不勤”乃至“五谷不分”了。凡事都得有工作人员安排、照顾,说“残疾”并不为过。这不,有媒体披露一件新鲜事:机场贵宾厅关闭后,河北省一名县委书记犯了难——他不会办理登机手续。他感叹道:“虽然坐了无数次飞机,但我比刚进城的农民还懵懂,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说怪也不怪。长期以来,一些干部只会耍官威、摆官谱、拿官姿,哪怕是胸无点墨、不学无术,也能把官姿练得炉火纯青。正是在这种龌龊的官场文化熏陶中,一些干部就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了。这种“优势”甚至泽及家庭:子孙上学由工作人员接送,家里来了客人由工作人员接待,家人去看医生由工作人员陪护……这些干部也有两只手,难道果真不能自理吗?否,是能为也而诚心不为也。当然,机关勤务人员、工作人员对他们的百般伺候,百姓的不知维权和舆论环境,客观上也助长了乃至惯出了这些官员四体不勤的习惯。这是体制机制上需要改进的问题。
  为官之道,与做人无异。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做人的基本遵循,做官则更不屑说。官有大小,权为民用。为官者不应挖空心思作威作福,而应注重官德修行,先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好人,而后做一个有德有品的好官。就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一样,他们何时显摆过官位,何处耍弄过官威?但却长久地赢得全社会的尊敬。
  党中央下决心整肃党风、政风,既是针砭时弊之举,更是长效之措,同时也是对各级干部的关爱。
  让人欣喜的是,文头所举,一些官员“自理能力”已经提高,这实是官僚主义的淡化。但让人担心的是反弹,欲要制止,就要加快制度建设,反腐纠风需要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才好。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