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足症归风证、烦躁病因着重心、肝、脾
发布时间: 2022-11-12
  注意力不足症属于精神失调病症,目前患者大多以儿童为主。中医师表示,传统中医认为,在中医古籍理面没有这种病名,但是根据临床表现可归于风证、烦躁等范畴,病因病机着重于心、肝、脾、肾等四个面向,其病位在于心,但病因并不在心。
  中医师表示,注意力不足症是以注意力不足、过动、冲动等症状为核心症状,目前这种病症的发病原因、病理机转还没有非常明确,不过,现代医学研究显示,人类基因所造成的大脑皮质代谢失衡,似乎扮演重要角色,至于环境因素是否也是造成注意力不足症因素之一,其实还是有一些争议。
  医师指出,就以心而言,不管病因病机为何,中医认为,因为心主神明,最后引起症状的病位在于心,但其病因不在于心。此外,儿童心常有余、心火易亢,加上幼儿为纯阳之体,易心神不宁、多动不安。
  医师进一步指出,就以肝来说,肝为风木之脏,主风、主动,主人体生发之气,但是若管教过严、教育不当、课业繁重,以致身心无法放松,像这种情况最终导致郁怒于肝、肝郁化火,进而引动肝风、上扰心神,如此导致幼儿发生坐立不安、难以安静、个性冲动等外在表现。
  脾的病因病机包括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失常、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脾常不足指的是先天脾气虚弱、后天饥饱损伤,容易促使脾胃吸收消化功能不良,由于中医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若脾不足则气血生化乏源,最后可能导致血不养心、心神失养、神志不宁、精神涣散。
  脾胃运化失常主要是受到湿痰内生、蕴郁化火、痰火互结、上扰心神所影响。中医认为痰是人体脏腑功能失常、津液运化失调之后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因此,痰邪容易致病,如果随气运行的话,最易蒙蔽心神,最后影响到肢体运动、精神情志。
  饮食习惯改变也是因素之一,因为有些食物容易造成肠胃滞热,然后循行阳明经络热扰心神,同时还可以引动心肝之火,上扰神明。目前西医对于注意力不足症的病因,比较确定的是遗传基因、脑部功能不正常,这些跟中医所说的肾之藏象、病因病机不谋而合。
  传统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而脑部为髓之海,也是元神之府,因此,肾精不足则脑髓不充,脑髓不充则元神难以凝聚,如此一来,做事就不能聚精会神,而且很容易分心不专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