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腹部切诊辨寒热识病症
发布时间: 2022-11-12
  中医腹部切诊又称按诊、触诊,主要是医师用手按触腹部进行诊断。医师表示,腹部切诊包括触诊、叩敲、揣摸患者腹部,以便辨识皮肤冷热状态,如此即可初步识别病症。例如腹部按压发凉者多半为寒证、发凉拒按者多半为寒实、暖手按压舒适者多半为虚寒。
  触诊时患者通常要平躺,两手自然伸直,两腿自然屈曲,首先从腹部中央向两侧按摸,力道应由轻而重、深度应由浅而深。陈理事长指出,若是肚脐下寒多代表肾阳不足、若是肚脐周围发凉代表脾胃虚冷、若是肚脐上凉代表心肺阳虚、若是两胁腹凉代表肝胆生发之气不足。
  医师进一步指出,腹部按压热者或灼手多半为热证、喜冷拒按者多半为实热、自感四肢温热但按压不热者多半为表热之证。此外,重按腹部其热灼手者,代表可能为伏热、热不易去,如果久按却热感更重者,代表可能为邪热帜盛。小朋友肚腹胀满,稍微按压有热者代表可能消化不良。
  重病患者少腹冰冷,代表阳气欲绝,经过治疗之后脐下转温者,则表示阳气回复之征兆。少腹位于肚脐以下部位。
  值得一提的是,触诊时如果患者腹壁厚而宽大、按之柔而有力、按之如水上浮板有底相应,像这些情况均属于健康之相;若是腹部按之陷下且久久不起,代表水停肌肤;若是腹部肚脐以下应手陷下,则多半表示此人具有肾虚水肿之象;腹壁薄廓小、按之偏硬无弹性、虚软如水上浮纸无底相应,通常代表病重之象。
  医师表示,中医腹诊除了能够得知腹内脏腑、全身状态之外,甚至还可以从疼痛识别病症。不过,腹痛患者应从不痛侧按压,最后才按压痛点,以便避免腹肌紧张,进而影响到诊断。
  腹壁重按有压痛感,多半代表腹内可能出现炎性病变;按压不痛代表症状轻微或正常现象,疼痛代表出现局部病变、病情笃重,甚至于按压疼痛愈重者代表病情愈严重;左少腹作痛、按之有硬块,可能肠中有宿便;右少腹作痛、按之痛重且有反弹痛,可能患有盲肠炎。
  患者腹部疼痛,按压时拒按或痛得更严重,通常代表邪实内阻之象,例如瘀血、胃肠燥结等症皆是;患者腹部轻按即痛,主要代表病在表浅,重按方痛,主要代表病在深处。此外,疼痛范围较小主病灶小,疼痛范围较大主病情重。
  医师四指合并后在心下部位探索,如果局部出现弹性抵抗感但无压痛感,像这种情况称为心下痞硬,多半代表胃部堵塞满闷不适,此人可能罹患胃部疾病。女性小腹有积块者,通常为子宫肌瘤所致;男性小腹有肿块、按之疼痛者,通常为疝气所造成。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腹满,按压时腹壁张力低、腹壁松弛无底相应、腹部皮肤能被手指抓起来,代表此人多半具有虚证;如果腹壁有弹力,按压时有抵抗压力、腹部皮肤不能抓起来,代表此人多半具有实证。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