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变多起于外感湿热疫毒
发布时间: 2022-11-12
  肝性脑病变又称肝性昏迷,为严重肝病所引起的病变。中医师表示,这种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亦即神志昏乱、语无伦次、肢体震颤、舌红苔黄等症状,属于传统中医昏蒙、昏厥、昏愦、神昏等范畴。
  现代医学认为,大部分肝性脑病变是由各种肝硬化所引起,少部份脑病变常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急性期药物性肝病、猛爆性肝功能衰竭等,极少部分脑病变见于原发性肝癌、严重胆道感染、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目前肝性脑病变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发病之后病程可能时好时坏。
  医师指出,传统中医认为,这种病变跟热毒炽盛、内陷心包、气机升降失常、浊气夹痰夹瘀上蒙清窍有很大的关系,其病位在肝脏、脑部,但是与心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才会产生意识、精神等症状。中医认为,如果治疗不及的话,恐怕届时阴阳离决、命在旦夕。
  医师指出,这种病变多半因为外感湿热疫毒,进而内阻中焦、交蒸肝胆,以致于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如果产生湿热夹毒的话,常会郁而化火、热毒炽盛而发为急黄;如果热毒内陷心包的话,患者将会出现神昏谵语、撮空理线等症状。
  医师说明,所谓撮空理线指的是患者已经神志不清,两手却漫无目的向空中抓物,而且拇指、食指不断捻动。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