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慎防无症状心肌缺血
发布时间: 2022-11-12
  无症状心肌缺血是指心肌缺血频发,但缺乏心前区疼痛、胸闷、心悸等典型症状,只有通过心电图检查方能被发现,是冠心病的临床类型之一。临床资料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好发无症状心肌缺血,其发生率可占65岁以上患者的65%~80%。
  专家推测,此症主要与以下3个原因有关。①血液中的B-内啡呔和脑啡呔浓度增高,导致痛阈值增高,对疼痛反应能力下降。②老年患者伴有脑动脉硬化,使脑细胞对痛觉刺激反应能力下降。③不少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及植物神经病变,也可降低机体对疼痛刺激的反应能力。
  研究表明,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着不同途径、不同程度痛觉反应能力下降机制。因此,许多老年患者对发作程度较轻、发生过程缓慢的心肌缺血,感觉并不明显,症状也不典型,难以及时发现。但心电图检查容易查出,通常表现为S-T段低平或下移。
  防范老年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除加强对冠心病调治外,关键要早发现早治疗。对此,医学专家建议:存在可致心肌缺血发作之诱因,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劳累及饱食等前提,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不适、疲乏无力、头痛、头昏,或出现心律不齐如早搏等,应虑及是否为心肌缺血发作,及时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得到有效治疗与控制,防止心肌缺血持续发作而诱发心肌梗死。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