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低血压应查因
发布时间: 2022-11-12
  时下,血压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血压低更有危险性——昏厥。低血压指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60毫米汞柱以下。
  低血压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是症状性的,发病较多,有显而易见的病因,如失血、失液、电解质紊乱、中毒、外伤、休克、昏迷等。急性低血压需要急救,使血压尽快升上来,以挽救生命。对慢性低血压,患者也应该当心。血压不是低比高好,更不是低血压没有生命危险性。出现低血压应仔细查找原因。
  老年人发生低血压,若呈慢性,环境因素多为居住在高原地区。疾病因素有以下几方面:心血管病,如主动脉狭窄、心包炎、慢性消耗性疾病、内分泌功能减退性疾病、药物性低血压等。有一种“直立性低血压”,发病急,防不胜防。如今治疗高血压的降血压药,治疗血栓的药,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长期应用可导致药物性低血压,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直立性低血压也叫“体位性低血压”。从平卧或下蹲突然转变直立位时发生“低”血压状态,出现头昏、两眼发黑、无力、跌倒等。这种表现医学上叫“晕厥”。其原因有二:1、体位改变,脑部血液突然减少。2、长时间站立,下肢肌肉以及静脉张力降低,积血,心脏回流血量减少,心输血量减少发生短暂脑供血不足。
  老年人低血压不鲜见,但特别要警惕药物性低血压,要慎吃药,少吃药,以防药物低血压。睡眠垫高枕头,从卧位转直立时,“静”3分钟再慢慢起床。站立走动也要“静三分钟”,起步应慢,脚跟要稳。
  疾病引起低血压,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炎热的夏天适当多饮白开水,可以预防低血压。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