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新说
发布时间: 2022-11-12
  人到老年,精力大不如前,“七十常常健忘,八十摇摇晃晃”,做事情尤要一心一意,绝不可三心二意。精神不专注,就少不了出差错。有位下午五点多去厨房热饭,看到厨房卫生不好,搞起卫生,拖到晚上九点才想起吃饭。另位老人一边切菜,一边听广播入神,竟把手指切伤。还有一位老人打开煤气炉煮粥,回到屋里看电视,竟忘了煮粥的事,结果把锅煮干了,幸未酿成大祸。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还有很多,从央视《今日说法》看到,一位老人生前为遗产立了四五个遗嘱,而且内容互相矛盾,最后几位子女只有上诉法庭裁决。诸如婚丧嫁娶参加与否,礼金轻点重点,常常是举棋不定,可谓“吹鼓手抱公鸡——嘀嘀咕咕”。如此看来,老人要做一件事,必须集中本来并不充沛的精力,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可三心二意。
  我在天津经济广播“枫叶正红”节目经常与老年听众交流心理健康的体会,不妨对的三心二意来一番新说。“三心”首先是平常心,就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目光看待世界、思考问题、作出决断。平常心是一种普通心、淡然心、平和心,以平常心对待生活,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老人喜欢回忆,要以平常心对待过去,回忆美好的,忘记不愉快的,既不要为得意之事沾沾自喜,更用不着为失意的事情耿耿于怀,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以平常心看待名利,何足挂齿!世上少有不为名利的超人,却有识破名利的智者。咱们退休了,都是平常人,怀颗平常心最自然不过了。我每天早晨骑着破自行车去游泳馆,以平常心看待一辆辆公家车、私家车,也没觉得比他们掉价。一位著名作家也骑自行车去,他说骑车有骑车的好处,我也是这样看。
  其次是进取心。老年人有进取心不是再去争一官半职或是到社会上去赚大钱,也不是要成就什么大事。进取心就是对人生仍要有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对生活有无限的追求。有了这种追求就会把自己重新融入社会,比如上,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干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家务等。进取心和平常心并不矛盾,要以平常心做人,以进取心做事。
  第三是慈善心。慈是一种舍施,善是公益行为。慈善心是一种利他主义,核心是助人为乐。君子常怀慈善心,怜贫扶弱好品行。老人要尽自己所能做一些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哪怕是点滴的小事。人人既善待自己,又善待他人,世界就是美好的。
  至于说到“二意”。首先是随意,就是大度随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老人积一生丰富的阅历,对于这几点应有所感悟。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紧张和焦虑,减少沮丧和失望,一身轻松,减少烦恼。
  其次是在意。老人在保健上一定在意,坚持合理膳食,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特别是要改良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我们尽力延长有效的生命,活得充实,活得快乐。“上苍”何时召唤我们,我们就安然地归去。善哉!善哉!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