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话
发布时间: 2022-11-12

  老友的儿子给老爸老妈买了两张去海南的飞机票,要老两口出外旅游:“别总在家呆着了,外面转转……你们是去一回少一回。”老友哭笑不得,对我说:“如今的年轻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呢?好事都让他们给说坏了。”这使我想起了此前的一件事。那一日,几位老友聚会,有人觉得聚会次数太少,便倡议每年多聚几次,也说了“聚一次少一次”这样的话,我问老友记得不记得,老友想起来了:“是××说的。”我又问:“你怎么对他说同样的话不反感呢?”他愕然,我也在想,当时××说出此话,没有任何人感到不快,却一个个附和:“是啊,是该多聚几次,聚一次少一次。”

  “去一回少一回”和“聚一次少一次”,都实事求是地说出与其参与活动的关系,却一个听着别扭,一个可以接受。盖因说出此话,揭示出这一事实的人的身份、年龄的不同。这里面就有一个听话人的主观感受的问题。年轻人这样说,是不是嫌我老,是不是咒我死?而同为,特别是在那种聚会的氛围里说这种话,就会感到这是坦诚的交流,是一种挽留住时光和友谊的情感。又想起鲁迅先生的《立论》,那个生了孩子的人家听了太多的祝福,却有一个人送上这么一句:“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如果我们不把此文看做是杂文的话,那么此人挨打当是必然的、活该的。虽然说的是实话,但说的时机不对。

  由此可见,说话是要受很多条件限制的。听过一个故事,一位中年妇女牵着一条狗上楼时,遇一老人下楼,中年妇女对狗说:“狗狗,咱让爷爷先下。”老人不满,又很机智,便回了一句:“你们娘俩先上吧。”听了这个故事,哑然失笑。中年妇女有口无心,老爷子也有些计较。其实,他们说话都没有考虑到对方的感受,你愿意对宠物呼儿唤女,而老人却不愿意与狗论资排辈;你以为机智地反刺了中年妇女一句,却不知这正是人家的称呼习惯。

  一位朋友刚当头儿时,单位有人向他历数另一个人的种种不端,并问他,那个人是不是坏人?他回答道:“在我的眼里,连我在内,我们都是有缺点的好人,没缺点和不是好人,我都没法与之共事。”有朋友夸赞他说话有技巧,但我却以为这是由他为人处事的一贯风格——坦诚、宽厚,又具有辩证思维——决定的。

  “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如何说话,关乎着我们家庭的和睦、邻里的相处、社会的和谐、友谊的延续和我们对生活的感受。我想,我们如能始终持有一种坦诚、宽厚的心境,并努力做到多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那么,我们就能说出得体的话、增加感情的话、有利于团结和谐的话。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