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的预防 治疗
发布时间: 2022-11-12

预防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必须积极防治。戒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改善肺功能,消除致病因素,治理和改善大气环境及加强劳动保护等综合措施,可降低慢支的发病率。慢性支气管炎病程可长达十数年到数十年,如能早期治疗,戒烟,及消除或尽量减少外界理化因素的侵袭,则可能延缓或避免肺气肿、肺心病的发生。一旦发生严重的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则预后较差。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每年咳嗽、咯痰或喘息持续发病三个月,并延续两年或两年以上,而可以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

防治首先要知道发病原因。慢性支气管炎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粉尘、刺激性烟雾造成的慢性刺激。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3倍、反复呼吸道病毒、支原体、细菌感染也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重要原因。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咯痰,重者可有喘息。冬季气温骤冷,身体抵抗力低下,特别是在感冒或流感发生时,很容易合并各种病原体的感染而急性发作,此时症状加重。

对慢性支气管炎要采取防治并重的措施。首先应去除致病因素,综合性治理大气污染。环保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应脱离有害作业或加强防护。禁烟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措施。提高机体和呼吸道的防御免疫功能是积极的手段。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坚持户外锻炼如散步、骑车、打太极拳。尤其是在冬天,坚持冷水洗脸甚至冷水擦身可提高全身和呼吸道的耐寒能力。预防感冒和流感,遇有感冒流行时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剧场等以防止交互感染。可服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长期伴有缺氧的患者,可进行家庭氧疗,在家中自备氧疗设施,坚持吸氧,可减轻由缺氧造成重要器官的损伤。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