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老人不同程度白内障
发布时间: 2022-11-12

56岁的白大娘发现自己的眼睛似乎更适应阴暗环境,光线弱时看东西清楚,而光线强看东西反而模糊。由于眼睛不红肿不痛痒,白大娘并未在意,直到近日看所有东西都灰蒙,蒙才去就诊。经检查,其双眼均患有白内障。

据专家介绍,白内障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眼病,一般从40至50岁开始发病,到70岁以后发病率可高达90%。患者极易忽视诸如光线弱视力反而好、眼前常有白雾感等早期症状,许多患者直到视力严重下降甚至残疾后才来就诊,这也是白内障致残率极高的重要因素。国内权威机构最新调查显示,在全国1200万视力残疾者中,由白内障造成的占首位,约有500万白内障病人需手术治疗。专家提醒中老年人,白内障早期干预治疗,可延缓病情发展,在视力还未下降至严重影响工作生活时就及时手术,患者完全可以避免视力残疾。

白内障成因不明确,强烈日照高盐饮食,可诱发白内障即眼内晶状体的混浊。晶状体是眼内惟一有聚集光线能力的完全透明组织,它把光线集聚到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人们就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如果晶状体混浊不透明,光线便无法顺利到达视网膜,从而影响视觉功能。晶状体混浊轻微或范围较小可不影响视力,但发病后可逐年加重直至失明。白内障按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老年性等,其中以老年性最为常见,我国50岁以上约有60%、60岁以上约有80%、70岁以上高达90%至9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

专家说,老年性白内障虽经几十年大量研究,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明确。除遗传、人体衰老等内在因素影响外,目前国内外多个医学研究机构证实,白内障的发生发展与居住和生活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尤其是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和高盐饮食。高水平的太阳辐射会使白内障患病率增加2.5至4倍,居住在高原的居民发病率也远高于平原居民;食物中盐分含量过高,患病率最高可增加2倍以上。

药物疗效不明显,超声乳化手术最先进安全,现在市面上有不少眼药声称可以治疗白内障。专家指出,至今世界上尚没有一种药物能确实有效治愈或完全阻止白内障的进展,手术仍是白内障治疗惟一有效和积极的途径,在美国每年至少有40万以上的老人接受白内障手术。随着眼科手术已进入显微手术时代和人工晶体的不断更新换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成功率已接近百分之百。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世界公认的先进而成熟的手术方式。该术式以很高的安全性和优良的复明效果,被认为是白内障治疗最令人振奋的进步。在发达国家已有80%以上的眼科医生采用这种手术方法。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是用一个具有超声震荡功能的乳化针,经过很小的切口伸入眼球内,乳化针头有规则地在眼内高频震荡把白内障击碎,然后将它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这一过程可以在不大于3mm的小切口中完成。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视力恢复好,无需住院,术后即可回家等优点。

专家提醒广大白内障患者,随着超声乳化摘除术的广泛应用,白内障要等晶状体完全混浊成熟后才可以手术的观点已经大为过时。从技术上说,成熟期及其之前的任何时期都适宜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无需长时间忍受失明等待成熟的痛苦,相反过于成熟的白内障还会增加超生乳化手术的难度。一般患者只要视力低于0.3至0.5,开始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就可考虑进行手术。

预防从年轻时开始,35岁后每年做眼部检查,专家说,近年来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有上升趋势,由于病因不明,所以对它的预防一直是医学界不断探索的课题。但因白内障是人眼老化过程中的疾病,就必须从年轻时开始预防。

首先,外出时要戴深色眼镜(或戴檐帽)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照射。其次,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呕吐,或在高温条件下大量出汗等应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因为在脱水情况下,体内液体正常代谢紊乱,会产生一些损害晶状体的化学物质,导致白内障发生;而对已发生白内障的患者,脱水可使病情加剧。第三,要在年轻时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人眼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约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随年龄的增长,营养吸收功能衰退,维生素C含量明显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状体变性,导致白内障;第四,不吸烟。

此外,由于白内障早期症状不明显,大多是缓慢发病往往被人忽视。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逐渐下降,眼前常常觉得有一层白雾,某些病人还可能出现暂时性近视度数加深,偶尔还可能有单眼双影甚至多影现象,有的还会有光线较强时反而视力差,光线弱时视力较好的感觉。因此为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一般提倡35岁以后每年做一次眼部检查,45岁后每半年检查一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