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摘除术要“择期”进行吗
发布时间: 2022-11-12

目前在许多白内障患者中,存在着一些流行的说法,例如,白内障摘除术应“择期”进行,选择凉爽季节及白内障成熟之后再摘除;药物也可以治疗白内障,不用手术;多吃维生素还可以预防白内障等。

针对这些说法,专家强调,白内障的治疗需要走出误区,实现科学防治。

择期手术没必要

专家表示,白内障一直是第三世界国家致盲率最高的眼科疾病。在我国,现存的白内障患者就有450万左右,而且每年还会新增50-60万,但是手术率却很低。专家介绍说,在西方发达国家每10万人中作过白内障摘除手术的近200人;在印度,每10万人中作过该手术的也超过了100人;而在我国,每10万人中只有15-17人作过此种手术。

由于白内障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负担,因此,专家呼吁,要在我国根除此病,除了社会、医学界要作出努力外,患者自己也要改变传统观念,及早就医,提高自我的生存、生活质量。

专家指出,目前在我国白内障患者中存在的白内障摘除术应“择期”进行的看法是不科学的。大多数患者自认为,在眼睛这么重要的人体器官上动手术,一定要选择凉爽的季节,这样才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感染几率荒唐的是,有些患者还通过看黄历为自己的手术选择一个吉日。

对此,专家表示,白内障手术根本没必要“择期”进行。因为一些技术过硬的医生往往只用十几分钟就可完成一例,而且整个手术中采用滴入性麻醉药、术后采用涂抹消炎药膏的方式,极大减轻了打麻醉药、消灭针带来的疼痛,手术完成后患者可直接回家不必住院。况且现在大多数医院、家庭都配有空调,即使在炎热的夏季,感染的几率也很小,所以,患者的担心是大可不必的。

对于“白内障成熟之后才能摘除”这一说法,专家明确指出: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陈旧观念,白内障手术没有严格的视力标准界限,不必等到什么都看不见了,才到医院就诊,只要它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应该及时作手术。否则,会产生很多并发症,严重的最后不得不做眼球摘除。

手术方式科学选择

现代白内障摘除术主要采用囊外摘除和超声乳化摘除两种。其中较为先进的超声乳化手术切口只有2.8-3.2mm,且术后愈合快,早期即可获得满意的视力,而且可在门诊手术,不需住院。这种技术20世纪70年代出现,8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目前我国这方面的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且手术费用已经降低。但这种在西方最常用最流行的先进手术方式,在我国却由于资金、消费水平等方面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很少或根本没有这项技术。

据专家介绍,目前在治疗白内障方面又出现了一种更新的技术-激光乳化手术。这种手术切口更小,但它只适合在白内障初期,并且由于同这种激光乳化仪相匹配的注入式晶体尚在研究中,所以该手术还没有得到推广。

药物治疗白内障不可靠

针对光吃药就能治愈白内障的说法,专家给患者提出以下忠告:迄今为止手术才是治愈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患者不要过多地将财力投入到药物治疗中。日本有研究表明: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对治疗白内障有特殊疗效。我国目前这方面的药物主要是从日本进口,而曾有日本专家坦言:他们生产的治疗白内障药物的有效率微乎其微!国际、国内对白内障的基础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揭示,所以很难找到对症的药物。因此,用药物治愈白内障还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

对于“多吃维生素可以预防白内障”的说法,专家说,这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我们所说的白内障一般是老年性白内障,它是人体老化、代谢功能衰退引起的,即便补充再多的维生素,真正能被眼睛吸收的浓度也非常低,实际上功效不大。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