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健康的大敌
发布时间: 2022-11-12
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由于“骨头老化”引发的疾病患者。两位专家介绍 ,骨质疏松是指骨骼中的有机基质与沉积在其中的钙盐悄然流失 ,从而导致骨量减少、骨骼变脆、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为了普及骨质疏松有关知识,提醒社会了解、重视、预防骨质疏松,医院特于19日上午举行了骨质临床上经常会碰到由于“骨头老化”引发的疾病患者。两位专家介绍,骨质疏松是指骨骼中的有机基质与沉积在其中的钙盐悄然流失,从而导致骨量减少、骨骼变脆、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疾病。人体骨骼大约在20—30岁时达到高峰,之后便开始持续、平缓下降,步入中老年后(男性60岁以后,女性50岁后),骨量下降尤为明显。特别是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会有4—10年超过正常的骨量丢失,更易发生骨质疏松。在我国60岁以上老人中,女性患骨质疏松的比率高达62%,男性相对较低,为15%左右。据统计,约有1/3的老人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骨折的部位通常在脊柱、手腕部和大腿根部,因此对健康危害很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在世界范围呈高发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

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除了“老化”的因素外,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主要为:饮食中钙摄入不足;运动少,晒太阳少;长期卧床,缺少体育锻炼;每天喝2两以上白酒或3杯以上浓咖啡及碳酸饮料;长期吸烟者。此外,与骨质疏松家族史,长期服用强的松、地塞米松及抗癫痫药等也有密切关系。

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首先要“扫盲”,了解掌握骨质疏松发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饮食中有足够的钙,青少年和中年人每天喝1瓶牛奶,老年人及孕妇每天喝2瓶牛奶,即可有效保证每天的钙摄入量;每周至少运动、晒太阳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20分钟;不抽烟;每天喝咖啡不超过3杯,烈酒不超过2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