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饮食误区
发布时间: 2022-11-1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引起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所致,进而糖大量从尿中排出,呈现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头晕、乏力等症状。糖尿病可进一步引发全身各种严重的急、慢性并发症,造成体内许多系统受损,特别是对血管和神经。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现实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常常对饮食有很多误区,以下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

限制饮水。一些患者因为发病初期有多饮、多尿的症状,就限制饮水。其实口渴是因为葡萄糖从尿中排出时带走了大量水分,所以感到口渴就应喝水,千万不可加以限制,否则可能会引起脱水或高黏血症。

过度节食。一些患者为了让降低自己的血糖、尿糖水平,盲目地控制自己的食物摄入,由原来的饮食无度一下转变为过度节食。这样的做法在开始时虽然能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但由于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身体分解脂肪来提供,可能会引起酮酸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多吃坚果。一些患者认为多吃花生、瓜子等坚果类事物可以减轻自己的饥饿感。其实这类食物含有大量脂肪,过多摄入会使血脂升高,一部分血脂会通过异生作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对身体不利。

不吃水果。一些患者以为水果还有糖分就不敢吃,其实水果里所含的维生素、果胶和矿物质对人体是有益处的。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的前提下,患者如果选择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低的水果作为加餐,有助于减轻胰腺的负担。

不吃降糖药。一下患者认为要有三分毒,吃药会带来别的危害,其实不全都是这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些降糖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