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家养老法规明年有望出台
发布时间: 2016-04-20

太和养老网讯: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养老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共提出涉及养老提案28件,包含88条建议。昨天,北京晨报记者从市政协召开的养老问题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获悉,本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立法工作已经展开,明年有望出台相关法规。
  居家养老管理系统立法启动
  多位市政协委员通过提案呼吁,政府应尽快出台养老法。对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针对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和医疗服务不足等问题,今年市人大正在开展《北京市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保障条例》的立法起草工作,破解制约居家养老管理系统服务发展的各种瓶颈问题。该条例计划于2015年1月提交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另外,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委员们关注的长期护理保险等制度也已开始进行设计。
  彩票基金助建养老中心
  有委员提案建议,可在街道范围内成立一所养老照料中心,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托服务。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工作正在推进之中,争取未来2-3年实现全市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全覆盖。养老照料中心的建设通过对民办养老机构、街道敬老院等进行改造完成,市级彩票公益基金将给予资助,每家机构最高资助上限为450万元。
  另外,根据政策,新建居住区要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由开发商移交民政部门统一调配。
  培训中心改养老机构
  有委员表示,目前存在大量度假村、培训中心等资源闲置现象,可利用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建设养老机构。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正积极指导和支持闲置度假村、培训中心改造为养老机构。目前,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公交集团、市通达集团均有意将其所属的培训中心改造为养老机构,市民政局给予了积极的政策讲解和业务指导。今后将在先行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
  “医养结合”将出政策
  “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难点,今年共有11件委员提案涉及此类问题。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市民政局正与市卫计委、市人保局等部门协调拟制政策,计划第三季度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医养结合”工作的意见》,主要思路是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制定医养结合试点工作规范标准等。
  老年优待证将可上网办
  有委员还提案建议,本市应建设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为老服务信息化资源平台等,提升为老服务信息化水平。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首都老龄之窗”网站和“养老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系统已建设完成,并将开展试运行工作。今后将逐步实现老年优待证、老年优待卡、高龄老年人津贴、居家养老管理系统(助残)券等业务上网办理,并对申请、审核、确认等步骤进行全程监督管理。

 


太和智慧养老管理软件系统助力您的养老管理
热线联系:18610556298(微信同号) 廖先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