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国初全国顶尖科技人才来源各省分
发布时间: 2023-07-11

建国初的全国顶尖人才分布

花了几天时间,一个一个的核查了1955年全国第一届中国科学院的172名科学技术类别的院士和1957年增选的18名院士的名单,总共190名。

注意这190名只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其他还有哲学,政治之类的,这个就不考虑了。

其中1955年的172名院士:

数学物理学部(30人)

这30人里面肯定是大师云集了,华罗庚,苏步青,马大猷,叶企孙,王淦昌,吴有训,周培源,赵忠尧,钱三强,钱伟长,彭桓武等等都在其中。

化学部(22人),这里面包括了卢嘉锡和吴学周。

生物学部(60人)

这个生物学部也包括了医学,著名的林巧稚,童第周都在其中。

地学部(24人)

这个地学部不仅是地质,也包括了气象,李四光和竺可桢都是地学部的院士,还有气象学家,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代表作是《高空大气物理学》,赵九章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为我国人造卫星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技术科学部(36人)

这个技术科学部是干啥的,顾名思义就是搞技术的,

像钢铁工业的靳树梁,邵象华,

化学工业的侯德榜,搞建筑的梁思成,搞桥梁的茅以升,激光技术专家王大衍都在其中。

195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共18人)

数学物理学部(6人)

化学部(2人)

生物学部(5人)

地学部(3人)

技术科学部(2人)

这190人是中国当时最为顶级的人才了,像1957年入选的18名院士中,就有郭永怀,钱学森,世界首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的汤飞凡等。

然后我按照省份做了个统计。

展开全文

这个工作量不小,查询费了很多的时间,毕竟有多达190人。

但是这对研究建国初的全国顶尖人才分布是很有价值的,也可以反应建国前全国各地的教育水平发达程度。

当然,这里说一下,大部分科学家籍贯,出生地和成长地还是一致的,

但有的时候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那他算哪里人呢?

我用的是“成长地”优先的综合考虑籍贯和出生地原则,

比如科学家孙德和,他出生是在北京,但是籍贯是安徽桐城的,也是在桐城读的书,那当然就是安徽人。

再比如梁思成,他籍贯是广东,出生在日本,但是在北京长大读的中小学,那我就算成是北京人。

再比如严恺,他出生在天津,在天津读的小学,只是中学在浙江读,这种就是天津人。

总的来说,190名科学家中,小时候就全国到处跑,有多地生活经验的科学家并不太多,大约就十个左右的样子,大部分人还是出生地,成长地一致的,

因此即使在认为这个科学家是哪里人有不同意见,但总体不会影响太大。

以下是我做的表格里面的部分科学家情况。

我统计了一下,190名院士里面,有174名曾有年轻时在国外留学,进修或者工作的经历,只有16人是一直在国内学习和工作成长的。当然了这16人里面也有人功成名就后出国考察的,像刘仙洲56岁的时候(1946年)就到美国考察了差不多一年,这种就不算是年轻时在国外留学和工作了。

这也可见科技更为先进的国外尤其是欧美,是我国高级人才成长的主要学习地点。

像这190名顶尖人才中的华罗庚,虽然他的第一学历是其中罕见的初中毕业生,但是他1936年也就是26岁的时候以清华大学讲师的身份到剑桥大学学习进修了两年。

华罗庚是个罕见的天才,他初中毕业后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数学是自学的,后来因为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看中邀请到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后来一路成为讲师,1937年从剑桥大学学习回来后当上了清华正教授。

如同事先预计的一样,五十年代190名全国顶尖科学家中来自江浙两省的是最多的,

江苏有40人,浙江有34人,合计占全国38.95%,如果把上海也算上则总共有87人,占比45.79%,基本是全国的半壁江山。

旧中国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其实现在也是),而南京是当时的首都,因此南京和上海都是旧中国顶尖高校云集的地方,尤其是上海,

上海交大就不用说了,院士钱学森就是这里毕业的。

我查阅发现好几个院士是上海大同大学毕业的,这个大学我们今天都没听过,它在1952年被撤并了,并入了上海交大,同济,复旦等其他上海高校,

其他培养出院士的上海高校还有沪江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之类。

像光华大学,虽然我们今天都没有听过它的名字,但该校在校学生最多时有八百多名大学生,胡适、厉麟似、徐志摩等著名学者都曾在该校任教,该校后来在1951年和上海大夏大学等其他院校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

而南京则有金陵大学和中央大学(及其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培养出不少院士,其中中央大学尤其多,我数了下毕业于中央大学的竟有15人之多。

而河北省则在华北地区一枝独秀,有15名院士,能与之一比的只有北京(9名院士),远远超过河南(6人)和山东(5人)之和,在全国仅次于江苏和浙江排第三位。

我看了一下河北院士们的家乡分布,发现主要来自唐山和保定。

唐山是我国洋务运动工业化最早的城市之一,开滦煤矿,大型水泥厂启新洋灰,中国第一辆国产蒸汽机车(今天中车集团有个唐山机车车辆公司),第一件生产马桶的卫生陶瓷都是在唐山制造的,直到2021年唐山仍然是河北省经济总量最高的城市,超过省会石家庄,也是河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

民国时期唐山还有一所顶尖的高校,那就是交通大学(唐山),190名院士中有多人是这里毕业的,不过有意思的是河北的15名院士反而都未曾在这里就读。

而保定为啥出的院士也有好几个,我知道保定1912年-1923年有一所鼎鼎大名的学校,那就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前后毕业生一万一千多名,成为将军的竟然高达1500多名,蒋介石也是这个学校出来的,高等学校会带来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带动当地的读书风气,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另外河北院士多,距离北京和天津近应该也是一个因素,这两座城市是华北乃至于全国的高等教育中心,拥有不少顶尖高校。

190名院士中北京的高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三所都培养出了院士,

尤其是清华和北大,190名院士中这两个学校毕业的是最多的,预科和本科曾在这两所高校就读的院士竟然高达六十多人,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其实这两所高校TOP2地位的奠定,就是因为民国年间就培养出最多的顶尖人才,像建国初的地质学院士,基本都是北京大学地质系培养出来的,李四光是领军人物。

而天津也有北洋和南开两所高校培养出了几名院士,当然数量上远不如北京。

下图是我筛选出来的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院士,体会下建国初北大地质系对国内地质科学的垄断,可能要问里面为啥没有李四光,因为李四光是北大地质系的教授,但是他并不是北大毕业的。

而在中部地区,湖北(9人),湖南(9人),江西(8人)几乎不分伯仲,这里面值得一提的是湖南有个不错的高校,那就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旧中国医学界高校有“北协和,南湘雅”之称,湖南的9名院士里面,这一个学校就培养出了包括了世界级科学家汤飞凡在内的三个院士。

但有意思的是湖北的9名院士中毕业自本省大学的仅有1人,毕业自武汉大学,湖北的其他8个院士大都是在北京(全部是清华),上海,南京等地的高校毕业的。

江西的8个院士则更是没有任何一个是在本省高校就读,全部是省外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高校毕业的。

另外就是广东和福建两省了,福建有14名院士(排全国第四位),广东则有9名,这两省培养出的院士不少,大抵是两个原因,

其一是民国时期广东有中山大学,福建有厦门大学,这两所知名高校各自培养出了两名院士,另外厦门女子师范学院也培养出一名院士,就是大名鼎鼎的林巧稚,190名院士中唯一一个女性。

其二是侨乡,有的院士就出生在海外,是华侨子弟,这两个省有4名院士本科都是直接在海外的荷兰,日本,美国读的。

当然了,作为沿海地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所在地的广东福建,开放的风气下自然也对教育发展有所裨益。

而西南地区,则是靠重庆(4人),四川(2人),贵州(1人)三省了,当然了当时重庆还属于四川。 在旧中国时期,西南地区的高等教育还是比较落后的,西部地区的院士只有陈文贵是成都协和医科大学的博士毕业,其他人都没有西部高校就读的经历,都是北京,南京,上海,长沙,广东等地的高校就读。

这可以看出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在那个时候是较为落后的,

当然西南地区虽然在抗战时期有西南联大之类的高校,但那是搬过来的。

抗战时期大批全国各地尤其是京津和苏沪的高校搬迁到了西南地区,为培养中国民族高级科技人才保留了平台,不少院士就是抗战时期在大后方读的大学。

在国内各个大区中,

西北和东北成为建国初高级科技人才最落后地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