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笔趣阁(崇祯在位期间,主张引进过哪些西方科技
发布时间: 2023-07-10

本文目录

崇祯在位期间,主张引进过哪些西方科技

中国古代兵器制造一直沿袭着“君臣佐使”、“阴阳五行”之类的理论,对燃烧的化学反应缺少本质的探讨,所以火药纯度不高,威力不大。来华传教士之一,意大利人利玛窦深感中国军事防卫力量的薄弱,曾将所携带的西方书籍中,关于兵防、兵器的著作,向徐光启、李之藻等有识之士出示过;在和他们的交谈中也多次谈及西方军事现状的话题,向他们介绍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武器“红夷大炮”。李之藻曾在天启元年上疏《为制胜务须西铳乞敕速取疏》,请求添置这种火器。

利玛窦的遗愿由徐光启承续下来,他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萨尔浒战败后,受命练兵。天启元年(1621)他向皇帝建议宣召传教士进京训练炮手,翌年,传教士龙华民、阳玛诺、罗如望等多人被聘为炮师。徐光启、李之藻等还从澳门购得四门大炮,但由于天启四年试炮时,一门大炮爆炸,便将其束之武库之中。崇祯元年(1628),徐光启又第二次购炮十门。传教士陆若汉负责翻译,并训练炮手二百名。陆若汉又协助山东登莱巡抚孙元化造炮练兵。崇祯六年(1633),孙元化部将孔有德、耿仲明投降后金,大炮被掳走,徐光启和传教士们十几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其实,早在天启初年,徐光启鉴于边防需要,就曾上疏要求添置西洋大炮。熹宗皇帝就命葡萄牙神父陆若汉带领二十多洋人铸炮,并命名为“红夷大炮”。后来,朝廷又从澳门葡萄牙人手中进口了一批西洋火炮,却将之束于兵器库之高阁,从未派上用场。直至天启六年(1626)努尔哈赤率军进犯宁远城,辽东巡抚袁祟焕奏调红夷大炮,将其布置在宁远城的四面城墙之上。

这红夷大炮火力极强,需在旁边掘一掩体,点火后立即翻入掩体,才可避免伤害。努尔哈赤凭借其兵力众多,向宁远发起轮番猛攻。袁崇焕命令手下唐通判亲自点火放炮,唐通判不知道红夷大炮的威力,竟被炮火震死。不过,炮火也将努尔哈赤击伤,不久亡于沈阳。这是明朝唯一一次以少胜多的大捷,那门大炮被封为“安边靖虏大镇国将军”。

此时边疆一再告急,崇祯九年(1636),锦州失守,皇帝不顾众人反对,决定任用来华传教士德国人汤若望铸造火炮。但他并不知道汤若望到底有多大的本领,于是他派人事先察访一下。那人并没有亮出身份,只是谈到内外形势的紧迫,并假装好奇地问东问西。汤若望是个健谈的人,遂说出自己的看法,中间提到可以用火炮对付敌人的进攻;并述及铸炮的原理,所需的材料,具体的步骤等等。来人听罢,忽然出示了皇帝的圣旨,以无可商量的口吻令汤若望负责督造火炮。汤若望这时才发现堕人对方的圈套,只好告诉那人,他只是从书本上面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并无实际经验。来人不听他的解释,告诉他圣旨已下,是绝无回旋余地的。汤若望甚至还给皇上上疏一道,也没能挽回皇上的旨意,事情就算定了下来。

可是,在腐败的明末政局下。要想干点儿事情谈何容易。内监、外官朋比为奸,请客、送礼时大把的银子毫不吝惜,真要做事时却拿不出钱来,汤若望气愤地说:“难道不用花钱,就靠法术,念个咒语,就可以把枪炮变出来吗?”几经周折,费尽口舌,事情终于有了眉目。崇祯八年(1636),汤若望在紫禁城内开辟出一块空地作为实验场,三十多个太监成了他手下的学徒工。在铸炮过程中,祟祯帝在焦急等待的同时,时而也不断地询问火炮的大小、样式、射程等问题。汤若望为了使皇上对他所造火炮有一直观的了解,特意造了一个木制模型。模型的构造一如实物,有的构件还以铜铁制成,且莫以为这小小的木模简单,实乃集中了木工、金工、铸工等多种工艺,显示了德国人的心灵手巧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作风。

不得不佩服那时西方的通才教育,很快汤若望把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变成了实际的产品,他造出了20门火炮,可发射40磅的炮弹。不久又造出轻型火炮,只需两人,或是一头牲口就可拖运。崇祯皇帝亲自观看了实弹演习,对火炮的威力大加赞赏,于是又拿出他的惯技—赐赠匾额两方,一方颂其功劳,一方赞其教义。皇上又令汤若望加紧些,再造五百门轻便小炮。

汤若望不但成功地铸造了大量火炮,而且因之写出相应的理论著作(火攻挚要)二卷和(火攻秘要)一卷,为当时介绍西洋火枪技术的权威著作。该书论述了火器的历史、现状、西洋火器的优点、制造火器的方法、制造火药及燃放方法等。同时书中论及武器与人的关系,指出“宝剑必传烈士,奇方必须良医”的道理。可能,汤若望已经看出,腐朽透顶的明朝政权行将灭亡,大厦将倾,使用任何先进武器也无济于事。

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也未能挽救明朝垮台的命运。李自成的农民军也学会了造炮,而且经常可以从那些腐败透顶的官军手中夺取大炮,以其人之道,还诸其人之身。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兵临城下,崇祯皇帝先是令皇后、殡妃们全部自尽,打发三个儿子逃出宫廷,然后从皇宫后门逃往煤山。自缢于后山的松树下。身上留有遗书一份,道:“联无颜见先帝于地下,将发复面,任贼分裂联尸,决勿伤我百姓一人。”

崇祯八年陕西布政司令是谁

杨鹤,2.洪承畴,3.郑崇俭,4.丁启睿,5.傅宗龙,6.汪乔年,7.孙传庭
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入西安,改为‘西京长安’。明陕西行省罢,明廷不再设陕西巡抚及总督一职崇祯时期从头到尾的陕西巡抚:1.练国事,2.杨鹤(三边总督兼巡抚陕西),3.孙传庭,4.丁启睿,5.汪乔年
崇祯时期从头到尾的延绥巡抚:1.洪承畴,2.陈奇瑜,3.张凤翼
崇祯时期从头到尾的陕西三边总督:

求崇祯皇帝朱由检大事年表

朱由检大事记
公元1610年
朱由检生,母贤妃刘氏,早薨。
公元1622年
封信王。
公元1625年
出居信王府邸。
公元 1627年
八月,明熹宗朱由校病逝于乾清宫,年23岁。
朱由检即位。追谥生母贤妃为孝纯皇后,册妃周氏为皇后。
十一月,安置魏忠贤于凤阳。魏忠贤自缢死。
公元1628年
正月,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
七月,亲召袁崇焕于平台。
八月,定制,每日在文华殿与辅臣共同处理朝政。
十月,皇太极攻打林丹汗,开始绥服漠南蒙古。
西北大饥荒,李自成乱起。
公元1629年
正月,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二月,长子朱慈烺生。
三月,蓟州兵变。
五月,议改历法。
六月,袁崇焕杀毛文龙于双岛。
久旱,朱由检斋居文华殿,敕群臣修省。
十一月,清兵入遵化。
十一月,京师戒严。清兵进攻德胜门。
十二月,逮捕袁崇焕于平台。总兵官祖大寿兵败,东出关。
公元1630年
立皇长子慈烺为皇太子。
久旱,斋居文华殿,谕百官修省。
五月,清兵败归。
六月,米脂张献忠聚众起义。
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巡抚延绥副都御史洪承畴、总兵官杜文焕在清涧打败张献忠。
公元1631年
大雪,民饥,农民起义不断。
公元1632年
八月,皇三子朱慈灿生,后封定王。
公元1633年
六月,皇四子朱慈焕生,后封永王。
七月,驻台荷兰侵略军侵犯厦门,福建巡抚邹维琏委郑芝龙为前锋,于九月在澎湖大屿、金门料罗击败荷军。
公元1634年
正月,广鹿岛副将尚可喜降清。
暹罗入贡。
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公元1635年
洪承畴出关讨伐农民起义军。
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暹罗入贡。
公元1636年
安南、暹罗、琉球入贡。
公元1637年
正月,南京地震。
二月,朝鲜降清。
四月,后金军队攻克皮岛。
敕群臣洁己爱民,以回天意。
六月,两畿、山西大旱。
七月,山东、河南遭遇蝗灾,民大饥。
安南、琉球入贡。
公元1638年
两畿、山东、河南大旱,并有蝗灾。
九月,陕西、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