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初读《谁在我家》(完整版)-飞

 

2023/7/6 17:12:04 ('互联网')

周五中午的休息时间,趁机翻开了家庭系统排列创始人伯特·海灵格老先生的《谁在我家》,一口气读了小半。只觉大脑被铺天盖地的新认知瞬间塞得很满,开始有点儿转不动了,只得暂且放下。

昨日上午又把剩下的一半读完,才算喘了一口气。不敢说完全读懂,毕竟于我而言是一门新的学问,还需重读几遍才行。况且,“知”,也只是对事物了解的一小部分。

且先记录一些让我有所感触的点吧。或许以后的重读和案例,会让我有更多的不同感受。

“如其所是”

如果说,整本书我只记住了四个字,那就是 “如其所是”。仿佛第一次遇到,就注定了我心里会有它们的位置。

书中在讲伴侣关系时说道:

作为男人,作为完整的男人,要找一个女人,一个真正的女人。男人作为男人而独立存在,有些他特有的特质;女人作为女人而独立存在,有些她特有的特质。当两人走到一起进入关系的时候,男人在女人身上要认识到些什么?他要认识到的是他自己,自己的另一部分,让他完整的那部分。而女人在男人身上也认识到她自己,让她完整的东西。因此,只有当女人认识到男人是男人,并承认他如其所是,她才能认识到男人身上的自己。反过来,当男人认识到女人是女人,并承认她如其所是,他才能认识到女人身上的自己。然后,两个人就会在更高的层面上合二为一,并且幸福。

那么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是什么意思?他们彼此欣赏对方,如他们所是。两人都知道,他们彼此是不同的。男人和女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我欣赏另一个人如其所是,当我与他同频进入对他的爱中,当这份欣赏从头脑进入灵魂的移动时,他也会感受到这份欣赏,并用他的共振做出回应。当他与我共处相同的频率,我会将他本来的样子、他与我的不同,都融入我的内在;我会在这份欣赏当中通过他而获得圆满。

接纳彼此的真实和不同,认识到彼此身上自己的投射,并彼此欣赏,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灵魂伴侣” 了吧。相处时,如同两根松松的橡皮筋,不紧绷,不反弹,才能持续得很长久。

跳出伴侣关系,对朋友、对家人、对同事,如果能接纳他们如其所是,也就会少很多的抱怨和愤怒,矛盾和不解。这种接纳,不是勉为其难地委屈自己,而是承认他们性格和方式,与自己期待的不同,然后接纳这种不同。毕竟,人人都是一个独立的自我,一个完整的小宇宙。不同,才是常态。

我忽然有一种感觉,家庭系统排列就是在帮助家庭中的成员恢复“如其所是”的状态:父母回归到父母的位置,子女回归到子女的位置,被遗忘的、被抛弃的、甚至被谋杀的也都回归各自的位置,整个家族系统都如其所是,如此,便顺畅了。

不可乱的序位

在关系中,依据系统最初的归属资格,存在一个序位。因为这种存在是通过时间定义,并且通过时间获得等级的,所以它会通过时间形成结构。谁先存在于一个系统中,谁就因此优先于后到者。这一点适用于家族系统中的序位。

比如,一对伴侣或是一对父母是同一层面,因为他们是同时开始的他们的关系。同时,由于先存在于一个系统中的,优先于后到者。所以,伴侣关系优于父母身份,父母又优于孩子;前伴侣优先于后面的伴侣。

还有另一种序位存在,是指原生家庭与新家庭之间的序位。在这里,它是相反的。新的家庭优先于夫妻二人的原生家庭。

这里存在让我不解的一段,“需要注意的是,当一个人仅因为找到了新的伴侣而从他(她)的家庭分离出来,这还不是一个新的家庭,也不优先于之前的家庭。但是只要这个新的关系中出现了一个孩子,这就是一个新的家庭了。” 莫非,只有有了一个孩子,新的家庭才能称之为新的家庭么?若是没有孩子,就是子女的身份优先于伴侣的身份么?可是,这看起来正是那些 “妈宝男” 存在的原因啊——将自己作为子女的身份,摆在作为伴侣的身份之前,以至于凡事只听妈妈的话,另一半形同虚设。这难道是合理的么?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施与孩子的受并非普通的施与受,而是生命的施与受。父母给予孩子的,当他们给他生命的时候,并不是属于他们的某样东西。他们把自己与生命一起给予孩子,如他们所是,无增无减。

孩子看向父母,并穿越父母看向久远的过去,看向生命最初来临的地方。当他接受生命,那么他接受的生命不仅仅来自父母,也是从久远的地方传来的。因此所有的父母都是对的人。从这个角度出发,根本就不存在更好的父母和更差的父母——存在的只有父母。

读到这里,我仿佛第一次看向了久远的过去,在一片广袤的宇宙中,有一颗星安静地亮着,等了我千年。那里,是我来的地方,是我接受了父母生命一部分的开始。我从未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我的身上,流淌的是我父亲和我母亲的血。它们从三十年前,就已然是我的一部分,与我同在,和我一路走来。

如果一个后到者没有从先来者那里接受并为此尊敬对方,而是想要为先来者付出(就好像他和先来者序位相同那样),甚至想超越对方的话,那么家族中施与受的序位就颠倒了。比如,父母想从他们孩子那里接受,或者孩子想给予(有哪些干净治愈且阳光的文案短句?1、记得在这杂乱的生活里,每天带点笑意。2、慢品人间烟火色,闲观万事岁月长。3、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生活过得精彩。4、生活有望穿秋水的等待,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5、请你努力奔跑,美好的事情在等着你。)父母那些他们没有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东西。因为这样父母如同孩子一样想接受, 而孩子如同父母一样想给予,那么施与受不是自上而下而是逆向流动的。但这样的给予如同一条小溪想要往山上流淌,但它是无法逆着重力的作用而到达它想去的地方的。

说来也巧,在周五晚上的家排课上,我就见识到了这种理论应用的冰山一角,或者说,我隐约觉得是这个原因。做子女的出于对父母的关心,想劝导父母改变饮食习惯,或是想自作主张地劝慰父母,都不会达到目的。因为施与受的序位颠倒了。我们做子女的,不管长多大,都是小的。一方面,我们要接纳父母作为独立个体的如其所是,一方面,也接受父母在我们之先的序位,接受父母的给予,接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不是结束

最初,单单看家排课的视频会觉得很神奇,为什么案主忽然就哭了笑了,为什么几个人偶在面前移动位置,就会产生这么大的变化和能量。直到读完这一本书,才有些懵懵懂懂的明白,有种 “本该如此” 的感觉。

在家庭系统排列中所发生的事,是与一个更大的整体、一个灵性的场域联结着的。在这个场域里面,家族所有的成员都在场,而且所有人都与其他人共振着。这里的每个人都可以与其他人进入关系之中,其实他们所有人已经在关系中了。虽然并非总有觉知,但是这种联结就存在于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感觉当中。它有多深,在家庭系统排列中会一步一步揭晓。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层面。

我并不觉得 “场域” 这样的表述玄之又玄,就像我相信 “吸引力法则” 有其能量一样。对于无法用目前的科学研究来定性定量分析的事物,我依旧保持好奇心,且心存敬畏。

就像在后记中作者写道,“有的故事会带着我们走上一条道路,如果我们信赖它带领我们走过其中一段路的话,它所讲述的就会在我们还没听完它的时候实现。”

我期待这个故事,会带我走上怎样的道路。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