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老龄人“网瘾”从何而来又该向何而去?

 

2022/11/18 23:12:15 ('互联网')


  随着网络的深入普及,玩游戏、刷视频、抢红包、网购等正成为触网老龄人的生活日常。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截至2020年12月,我国“银发网民”近2.6亿,另据《2020老龄人互联网生活报告》的数据显示,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

  生活需要、娱乐需要、交友需要、情感需要、精神需要等多种因素,导致老龄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和网络,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老龄人内心的孤独。多一些子女亲人的情感性陪伴,是帮助老龄人消除网络依恋的良方。同时,在网络空间中,老年群体是弱势群体,极易遭人欺骗,损失钱财,需要全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信息环境与隐私安全的互联网文化,保护老龄人的个人信息,更好地为老龄人拥抱数字生活护航。

  近年来,面对数字化生活洪流,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将学会使用智能手机作为一门必修课。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到来,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老龄人的网络使用习惯,将老年群体更为广泛、深刻地引入网络世界中。

  就在子女们纷纷指导父母学习使用智能手机、更方便地拥抱数字生活时,一些人发现,自己的父母似乎染上了网瘾。

  

  银发族正成为我国增速最快的网瘾人群

  最近,40岁的刘先生被父亲折腾得焦头烂额。他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吐槽道:“我爸今年66岁,自从新冠疫情开始以后,长时间居家的他迷上了网络游戏。”一开始,刘先生还跟父亲切磋闯关心得,但“玩游戏没过半年,就发展到早上一睁眼即坐在电脑前,吃饭也没点儿了,还经常会熬到半夜。”全家人劝说无果,长时间作息紊乱,导致刘老先生前不久因高血压被送进了医院。

  刘先生的困扰并非孤例,而现象的背后,是一组日趋庞大的数据。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有近2.6亿是“银发网民”(50岁以上)。

  另据人民网和腾讯联合发布的《图解中老龄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近一成中老龄人每天上网6个小时以上,手机是中老年群体上网的主要工具,占比超过95.6%。而移动内容平台趣头条联合澎湃新闻发布的《2020老龄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年人日均在线超10小时。来源:ICphoto

  那么,老龄人上网、使用手机达到什么程度,可视作网瘾呢?

  上海乐天心理中心首席咨询师吴少里给出了参考标准:每天连续上网达到或超过6小时,且这种状态持续超过三个月,可被初步诊断为网络成瘾。

  结合统计数据可见,银发族正成为当前我国增速最快的网瘾人群。熬夜玩游戏、做饭刷视频、蹲点抢红包、网购买不停等正成为触网老龄人的生活日常。

  

  老年人网瘾的背后是孤独

  老龄人离不开智能手机和网络,背后的成因复杂多样。

  《2020老龄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指出,“老龄人退出社会职场生活,闲暇时间增多,孤独感更为强烈,因而他们倾向于用娱乐、情感内容来充实生活。在他们关注的娱乐内容中,更偏爱家庭、子女等主题。”

  安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认为,退休后的老龄人有时间,普遍缺少子女们的陪伴,容易依赖智能手机这一替代品。来源:摄图网

  北京高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源认为,网瘾老年人的增多除了受人口结构老龄化影响外,智能手机等移动端上网更加便捷、操作简单易行,许多日常消费品购买和服务可以通过手机App获得,疫情的到来减少了老龄人的外出机会等都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所谓网络成瘾,换个角度来看,是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网络的时候,老龄人通过电视或者广播消磨时间,没有电视广播之前,也会有下棋、钓鱼、打牌等其他娱乐方式来打发时间。”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老龄人沉迷网络现象是社会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

  从“离不开”到“沉迷”“成瘾”,吴少里认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她分析道,一种原因是老龄人本身出现了器质性精神障碍,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意志减弱,“基于这种情况而出现的网络沉迷,规劝是没有用的,老年人的认知状态其实就像退行到了孩童,只能依靠硬性的行为管理和干预,来分散老龄人的注意力。”

  而另一种原因则出自老龄人的心理状况。“当老龄人出现价值感、意义感、快乐感的缺失,就会导致心理层面产生孤独感和依赖感,从而易沉迷网络”,针对这种情况,吴少里建议家人子女应增加情感投入,“多一些情感性的陪伴,才能帮助老龄人消除对网络的依恋。”

  除了网络容易使人成瘾等负面因素,安光勇也看到了积极的一面,“移动技术的发展,让老年群体开始了解到子女们的生活空间,与子女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同时,老年群体也获得了更多可以获取最新资讯的渠道,特别是对那些身体不便、不能经常出门社交的老年群体来说,是很好的工具”。

  

  避免“成瘾”陷阱需加强老龄人网络保护

  当下,虽然很多老龄人已能熟练网购、投入网络社交的大潮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化、数字化给老龄人带来的数字鸿沟已被消除。由于对互联网的信息辨识能力不足,媒介素养普遍偏低,在网络空间中,中老年群体依旧是弱势群体,极易遭人欺骗,损失钱财。

  北京法慈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牛彩红律师注意到,随着智能终端适老化改造的深入,互联网的门槛在老年人面前变低了。但欣喜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让人担忧的问题,比如网络正成为老龄人受骗上当的新场所。

  “在短视频火热的当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仅有‘假靳东’,还有很多诸如‘假董卿’、假企业老伴等伪明星账号,以及一些没有经过考证的食疗方法、治病方法等,均容易让老年人们沉迷其中。”在牛彩红看来,这些短视频的骗人手法虽然大同小异,要么利用简单拙劣的合成技术,将明星的头像剪切到一个背景板中,以此伪装成名人,要么利用名人演讲视频的画面重新配音,传播假的名言警句。“大多数人一眼就能看穿,可偏偏能让许多老龄人信以为真。”牛彩红直指很多网站会“根据大数据猜测老年人的喜好,源源不断进行针对性推送”。来源:ICphoto

  在专家们看来,保护老龄人的个人信息,不仅是法律问题,也是很有意义的社会公德、公平公正问题。“滥用老龄人大数据进行成瘾性设计,实际上是侵害老年人个人信息权益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王源表示,针对老龄人这一网络弱势群体,一方面要解决数字鸿沟问题,使老龄人在信息化社会有同等的信息获知权利;另一方面要对老龄人在上网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加以保护,防止滥用、盗用,以防遭遇“成瘾”陷阱。

  王源表示,已经生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和将于2022年3月1日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均对成瘾性设计进行了约束,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法律对防止儿童沉迷网络已有专门规定,但老龄人尚没有得到专门性的网络保护。”王源说。

  基于这一层面,牛彩红认为,在预防老龄人沉迷网络的同时,全社会还应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触网观念,理性对待短视频等社交网络平台。

  她建议,国家应加强对开发企业的管理,为更多老龄人尤其乡村老年人提供互联网接入机会,激发他们对新技术的需求;网络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信息环境与隐私安全的互联网文化,并推动老龄人数字素养教育,支持老龄人愉悦地利用数字化提升生存质量;各大互联网平台应为老龄人提供有质量、有温度、有情怀的数字服务,积极开发适合老龄人的新媒体产品;社区要构建帮扶机制,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普法教育讲座、互联网知识培训等活动,在为老龄人讲解各类新媒体使用相关知识的同时汇集相关诈骗类型,将真实案例及时分享给老年人;子女们也要多给老年人科普现代科技,多陪伴、多沟通。

  “我们不能、也不可能以对待孩子那样的强制方式限制老龄人。”安光勇特别建议,子女们在家庭中可以主动与父母分享游戏、购物、新闻等父母感兴趣的内容,以主动推荐、共享账号等方式,更好地为父母拥抱数字生活护航。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