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一船老婆婆,究竟是什么原因?郑和七次下西洋,被称为航海家,他的航海知识是谁教授

 

2023/7/18 2:14:57 ('互联网')

本文目录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带一船老婆婆,究竟是什么原因

谢友邀答。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七次下西洋,由于远行航海,按民间的风俗,带女人航行不吉利,那郑和为什么带上一船老婆婆呢?


我想大概由于航行时间太长,官兵的鞋袜、衣服必须有人缝补。那时的鞋是布鞋,若是每人带上几双,估计装几船。这样,带上一船老婆婆,可减少了行囊,也不会发生男女关系。

郑和七次下西洋,被称为航海家,他的航海知识是谁教授的

中国航海技术,在宋代已经达到很高水准,包括造船工艺,从广东近年发掘的“南海一号”就可看出。包括有元一代,中国商人和船队,穿梭于太平洋、印度洋,与亚非各国进行贸易,今天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苏丹故宫珍存的元青花,很多是宋元两代海上运输过去的。所以,明代郑和下西洋,航海技术对于中国人来说,根本不是难事。

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7下西洋,朱棣死后,郑和下场如何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的途中成祖朱棣驾崩,回国后他立刻接到新君明仁宗朱高炽的命令:罢停航海,郑和调任南京守备太监。于是有人说,郑和不受信任被降职了。

郑和原任内官监太监,是明朝宦官组织24监之一,其地位仅次于司礼监。内官太监的职权很大,宫中的一应器具采购打造,基础设施的营建修缮都归内官监,相当于外朝的工部。

南京守备太监则属于司礼监外派人员,负责南京的防卫,以及明孝陵的看护和修缮工作。

二者一对比,似乎郑和被降职了,很多人对此解释为两点:一是朱高炽推翻了朱棣的下西洋政策,二是郑和不受朱高炽信任而被降职了。

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是。

首先,朱高炽罢停下西洋的意图无法定性,认为他是航海政策的反对者理由不充分。

大明朝除了郑和的七下西洋,其后还有王景弘的两下西洋,这九次远航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至今学术界都没有定论。

主流的说法是纯粹为了宣扬国威,顺便寻访朱允炆的下落,这种说法也让郑和下西洋一直没摆脱靡费国帑的舆论压力。

寻找朱允炆下落的猜测显然站不住脚,大炮打蚊子,朱家人得多蠢?

宣扬国威应该是目的之一,而不是全部,毕竟每次出海巨量的财政支出不能不考虑。据考证,为了远航永乐年间光造船就花掉了1000多万两白银,其它开销何止数十倍?这么一算账,郑和下西洋每年的耗费差不多得千万两银子,宣扬国威没这么个宣扬的方式吧?

我们都说郑和下西洋就没想到贸易,其实这是不对的,贸易是大明远航的重要目的之一。明英宗时期有人提议:当初郑和带回来的黄金、香料等物品严重紧缺,应该再次开展远航贸易。

可见贸易也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之一,只是它属于官方贸易,与西方以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贸易模式不同,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走向两个方向了。

朱高炽之所以罢停远航,很难说这就是他对朱棣政策的否定,因为他在位只有九个月。即位之初要忙于国丧,很快自己身体就不行了,根本不可能有精力去筹备航海。

朱瞻基在即位后五年才恢复下西洋,这就表明,大明当时总体上是认可航海成果的,但因为准备工作太浩大,所以不得不拖延了几年。

其次,郑和出任南京守备太监,恰恰表明了朱高炽对他的信任。

朱高炽即位的时候大明可谓暗流涌动,以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为代表的藩王势力一直虎视眈眈。朱高煦的势力范围在山东,朱高燧的势力在河北,如何遏制他们对北京的威胁呢?

朱高炽打出的牌就是在他们二人背后插一刀,这把刀就是陪都南京。

因此守备南京的职责很重要。我们不要忘了一点,郑和的船队有两万多人,这是一支由南方水师为主体的水军,而不是单纯的水手或者使团文职人员。

这支水师可以从南京入海,沿海北上抵达山东和河北,配合陆路作战。因此,郑和是朱高炽的一枚重要棋子,他去南京任职不是贬抑,而是承担了重要使命。

同样,朱瞻基即位后也给郑和下达了同样的指令:继续留守南京。

直到宣德五年,随着外藩势力的彻底清除,郑和才接到第七次下西洋的命令,开启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远航。

因此,我们不能轻信文艺作品的表述,朱家三代皇帝对郑和都是信任的,尤其是明仁宗。

郑和是怎么死的?史书交代不清,《明史·郑和传》光说他年老去世,并未交代详情。而在《非幻庵香火圣像记》等民间笔记明确说他死于第七次远航,去世地点在古里(今印度),并说郑和去世后由王景弘接管船队。

不管哪一种记载,有一点可以肯定,郑和的结局是好的,他为大明,也为全人类的航海事业开创了新纪元,他值得后人顶礼膜拜!

郑和被称为三宝太监,三宝是什么

在《明史》里面,几乎称呼郑和都是“三保太监”。这很大程度是在于郑和原名叫“马三保”,其实作为一个色目人(现在民族成分认定为回族),这可能也不是他的真名。

因为郑和信仰兰教,是一个正宗的穆斯林。所以一般姓马的,可能都跟默罕默德有关。而且三保还带着典型的蒙古人取了汉名,比如王保保。

其实这里面由于郑和早年资料的相关缺失,现在我们一般认为他应该是洪武17年(1384年)明收复云南之战中为明军所掳,傅友德和蓝玉带回南京的那批战俘幼童,入宫服役,然后分给燕王朱棣的。

其实在元朝,色目人将兰教带进中原,包括大量的突厥化的蒙古人也信兰教。到了明朝才逐步改变了这个局面,盘踞云南的赛典赤赡思丁原本是信奉伊斯兰教的,但是到了后来逐步公开支持、提倡佛教,在云南曾修建了大量佛寺。因为毕竟佛教从汉朝就进入中国,与国人共存的相对较早,更能被中原王朝所接受。

郑和又被搞研究的人称为“三宝太监”。这里的三宝其实就是佛教讲的“佛、法、僧”三宝。但是很可能,也只是很多研究人员的一厢情愿。

因为郑和也曾经作为一个佛教徒的名义出现,包括他曾经的法号“福善”、“福吉祥”。郑和第3次下南洋的时候,姚广孝同行,就是为了去迎回佛牙舍利。

1956年7月14日,南京的弘觉寺塔地宫发掘出一个叫“李福善”的骨灰。因此很多专家认为那很有可能就和郑和有关;而牛首山郑和墓实际上就是一个衣冠冢。

至于郑和的尸体究竟站在哪里,当年明月在《明朝的那些事儿》里面,做过相应的猜测。

那就是宣德年间,最后一次下西洋,他刻意要绕道去麦加朝圣,至于去得到,没去得到,也是一个开放性的设想,有一种可能他并没有能够去得到那边,而是使得了印度的古里。

郑和在永乐19年最终失宠于朱棣,原因至今是个谜团。一说和三大殿失火有关,这预示着是上天的某种惩罚。这或许就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

——炒米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郑和七下西洋,能详细介绍下吗

中国古代的航海史上,最有名的航海家应该就是郑和了。600多年前,郑和率领巨大的船队开启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海上之旅。28年间,他先后七次下西洋,跨越半个地球,最远曾到达东非,在那个恢弘的时代,上演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海上传奇。

郑和,作为船队的统帅、首席外交官,他是险途的征服者,也是传奇的缔造者。

被钦定的不二人选

郑和原名马和,出生于云南的一个穆斯林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为他的父亲曾经远渡重洋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觐,所以拥有了“哈只”的称号,被尊称为马哈只。父辈能够有这样的机会,也从侧面说明了郑和出身的不凡。

然而造化弄人。在他10多岁时,命运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转折。洪武十三年(1380),明将傅友德、蓝玉奉命进攻云南的元军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