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注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太和养老网
热词老年艺术  助老机构  养老系统  

中心区域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香港 澳门 台湾 全国城市养老院目录 全国县市养老院汇总目录 太和AI作品展 太和养老艺术网AI作品展示

从“单个国体”的角度思考,汉朝分别吸收了战国七雄的哪些基因

 

2023/7/11 4:15:24 ('互联网')

公元前202年,这一年,刘邦在众人的推举下,在汜水之阳登基,西汉建立。要知道刘邦是仅仅比秦始皇小3岁的男人,秦始皇经历的那个时代,刘邦也是亲眼目睹的。秦始皇纵然有“独尊法家”的做法,但秦王朝昙花一现的统治,不足以让其他六国的文化就此消亡。相比“法家”独大的秦朝,“霸王道杂之”西汉王朝必然也会对其他六国文化的精华有所吸收借鉴,海纳百川才是汉王朝的真正面目。今天,我们就从“单个国体”的角度,聊一聊汉朝吸收了“战国七雄”的哪些基因。

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

秦之制度

西汉建立初,百废待兴,为了让国家快速的运转起来,很多制度都是直接延用秦制。比如说整体的行政制度:

《史记 ·礼书》:至秦有天下,悉内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礼制”包括了官员的日常礼仪规范、行政体制以及大臣的官职名称。礼仪规范其中就有服饰颜色这一项,吕后当权时就曾沿袭了秦代的服色——黑色,西汉的三公九卿制度正是继承了秦的行政体制,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这样的官职名称也均是延用了秦代的叫法,甚至“皇帝”这一称呼也是来自秦始皇的发明。

展开全文

“三公九卿”的行政体系

不仅礼制上如此,在律令方面也是大体延用了秦代的做法。西汉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命令萧何制定汉律:

《汉书·刑法志》: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攈摭就是搜集、摘取之意,从这段记载来看,萧何所制定律法是脱胎于秦律,最早版本的《汉律》很可能是通过对《秦律》的删减而得来的,这一点在秦汉考古出土的竹简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和后来80年代前半期在张家山汉墓出土的《二年律令》二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关联性,《二年律令》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睡虎地秦墓竹简》的继承。

除此之外,汉朝的郡县制也是“汉承秦制”的一种表现。虽然说西汉建立之初是“郡县”与“分封”两种管理模式并存,但这不影响西汉对秦这种中央管理地方的方式的学习,根据《汉书 地理志》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未分封出去的郡县名字都是在延用秦时的旧名,比如河东郡、太原郡、上党郡、南阳郡等等。

《汉书 地理志》选段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到,无论是从朝堂礼制还是律令的修订,甚至是行政区域的管理,西汉都是在秦代的基础之上进行完善的。从这些方面考虑说其是“汉承秦制”是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西汉王朝来说,要说他仅仅是继承了秦的制度是有失偏颇。下面我们接着聊一下汉王朝还继承了其他六国的哪些基因。

楚之艺术

这里所说的“艺术”是指文学艺术和手工艺术。众所周知,汉代的文学典型代表形式是“赋”体,“赋”又分为“骚赋体”、“大赋”、“小赋”,这其中又以“骚赋体”最为著名,而“骚赋”形成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楚辞”。“楚辞”是楚国最常见的文学表达形式,还孕育出两位代表性人物——宋玉和屈原,由于屈原的《离骚》在楚辞中太具有代表性,所以“楚辞”也被叫作“骚体”,这也是“骚赋”名字的来源,就连刘邦来兴致时也会“兮哈”的来两句,《大风歌》也就是在这一范畴之内。再者,当初项羽被包围时汉军高唱“楚歌”,这也说明汉军中受到楚文化影响的人不在少数。通过分析“汉赋”对“楚辞”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可以了解到,在文学领域楚国的“楚辞”基因已经深刻的融入到“汉赋”之中,早已经成为汉代文学起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汉代对“楚辞”文化的继承,就不会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更不会有司马相如的《长林赋》。

屈原

文学上的“浪漫”往往和工艺品的“美感”分不开的。虽然说楚国曾经被中原诸国视为“南蛮”之地,总是给人一种粗狂野蛮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楚国对“美”的追求是趋向“优美、浪漫”的,比如,《墨子兼爱》篇记载: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

此事在《战国策》、《韩非子》、《管子》、《晏子春秋》等文献中均有相呼应的记载。这种“好细腰”的癖,也折射到工艺品的造型之中,根据出土的楚国文物造型来看,多偏于“高挑”、“纤细”。考古发掘出土的汉代仕女俑不但都有着纤细的腰围,而且服装样式也与楚国的侍女俑趋于一致。文献中也提及到了以刘邦为首的汉王朝统治者们也比较钟爱于楚国的服饰,比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记载:

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汉王喜。

其实对这些楚国文化的继承并不感到“意外”,刘邦以及西汉的很多开国元勋所在的生活地——沛县在“五国伐齐”后就已经归属到楚国的势力范围,可以说这些开国元勋是在楚国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审美观”偏向于楚人的审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楚仕女俑

齐之思想

说到齐国的思想文化,最先想到的就是“齐鲁大地”的儒家文化。首先要说的是儒家文化虽然起源于鲁国,也就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鲁国人,但由于鲁国和齐国在地理位置上紧密相邻,而且孔子的弟子子贡后来一直待在齐国,孔子两位著名再传弟子——孟子和荀子也曾多次在齐国传播儒家思想,可以说儒家跟齐国有着很深的渊源,特别是荀子甚至还做过齐国“稷下学宫”的“校长”。到了战国后期,齐鲁文化几乎融合为同一个“文化圈”——齐鲁文化,这也是今天“齐鲁大地”山东的雏形。不夸张的说在鲁国灭亡后,齐国就是儒家文化的“第二故乡”。西汉建国初期,一改秦国“法家独大”的局面,尤其重视对儒家人士的重用,比如重用叔孙通以及他带领的百人“儒家天团”。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原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

后面汉文帝时期起用贾谊以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无不是受到儒家文化深刻影响。另外,儒家文化中的“孝道”更是对西汉统治者影响至深。荀子在《荀子 性恶》篇就提到:

天非私齐鲁之民而外秦人也,然而于父子之义,夫妇之别,不如齐鲁之孝具敬父者,何也?以秦人之纵情性,安恣睢,慢于礼义故也,岂其性异矣哉!

这句话记载也可以推断出,齐鲁的孝道文化相比较于他国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汉朝异常重视“孝道”,选官可以“举孝廉”,皇帝去世后的谥号前面必然有一个“孝”字(除了开国皇帝),比如“孝武皇帝”、“孝宣皇帝”等。再者,根据《史记 儒林列传》和《汉书 儒林传》记载,有一半左右的人数来自齐鲁地区。可见,以齐国为代表的“齐鲁文化”人群在朝中的话语权必将不能太小,其儒家文化对西汉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刻性不言而喻。

儒家创始人——孔子

齐国对西汉思想文化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儒家思想上,而且还体现在道家思想上。汉初的“无为而治”正是受到齐国的道家思想影响,而上面我们提到的“稷下学宫”的官方学说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黄老之学”。

《史记 田敬仲完世家》: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

再看看这些学者都是什么学派的人物,据《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记载: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

正如著名的史学家、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专家熊铁基教授在《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中所言:

其(黄老之学)思想源于老子以及后来的庄子,然而作为一个新道家学派的酝酿和形成,当是“稷下之学”那一批“发明黄老道德学”的人物的功绩。

正是黄老之学的海纳百川,让各种思想文化百花齐放,产生了文化上“百家争鸣”的局面,让齐国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中心,“稷下学宫”也成为了当时的最高学府,地位相当于今天国内的“清华北大”。也正是由于这种道家思想,让齐国的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齐国的国都临淄,甚至出现了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摩肩接踵的繁荣局面。

“稷下学宫”浮雕

西汉从吕后开始,经文景两代,朝内掌权人物基本都是“黄老之学”的忠实信徒。比如西汉的开国元勋就占了很大比例,张良、曹参、陆贾都是其中杰出代表,就连平时看起来“游手好闲”的陈平年轻时也是黄老之学的信奉者。文景两帝时期的窦太后、汲黯、庄青翟、石庆也都是黄老之学的支持者。在此期间,西汉治国指导思想一直采用“无为而治”的手段,就是学习齐国的“黄老之学”。通过五十年多年的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为西汉王朝的盛世局面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西汉“黄老之学”代表人物——张良

韩之农技

这里所说的国外农业技术包括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水利工程技术。在河南新郑县发掘的国外铸铁作坊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铁质农具以及农具模范,仅仅铁质农具数量就高达二百多件,至少占当时出土铁器数量的百分之六十三点五,而且种类齐全,根据铁质农具的用途分析出,当时的整个农业生产环节中都用上了铁质农具,比如翻土、整地、耕种、除草、收割都有相应的铁质农具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版权声明:

---------------------------------------------------------------


所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81480447@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码加微信详细咨询太和智慧养老产品和平台服务!

 

养老资讯
助老机构介绍
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最新评论

推荐养老院

您希望养老院位于
  • 不限
  • 东城
  • 西城
  • 崇文
  • 宣武
  • 朝阳
  • 丰台
  • 石景山
  • 海淀
  • 门头沟
  • 房山
  • 通州
  • 顺义
  • 昌平
  • 大兴
  • 怀柔
  • 平谷
  • 延庆
  • 密云
您希望的价格范围
  • 不限
  • 500以下
  • 500-1000
  • 1000-2000
  • 2000-3000
  • 3000-5000
  • 5000以上
老人的情况是
  • 不限
  • 自理
  • 半自理
  • 全护理
  • 特护

姓名

年龄

电话

全国城市养老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0-2022 京ICP备18035644号-3 北京太和 版权所有